
涨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
1、奶水太多了
有的妈妈在喂过奶之后不急,就感觉奶水有多起来了。这就是因为妈妈奶水分泌过多造成的,过多的乳汁被分泌到乳房中并被阻塞。宝宝很难一次吃完所有的奶水,奶水无法及时排除,就导致乳房变得坚硬和疼痛。一些母亲会因为太多的疼痛而改用奶粉进行母乳喂养,但这只会加剧奶水上涨带来的不适。
2、喂养间隔时间长
如果母亲在婴儿出生后没有及时挤出奶,或者喂养婴儿的时间间隔太长,也会导致奶量增加。
3、血液和水分的增加
术语“乳房肿胀”顾名思义是指乳房因血液和水分过度增生而肿胀。母亲分娩后,母亲体内的泌乳激素含量会大大增加。
如何缓解涨奶不适
1、热敷
热毛巾也能有效防止乳房肿胀,缓解乳房中积累的乳汁。应注意热敷范围,以消除乳晕和乳头,避免烫伤。同时,毛巾的温度应该适中,不要太热或太冷。
2、温水浸泡
其原理类似于热水浴。首先,母亲应该站直,将一盆温度合适的热水放在膝盖上,然后弯腰,直到乳房可以进入盆中的热水。轻轻摇晃身体,用重力和热敷来缓解奶水的肿胀。
3、按摩
按摩之前应该热敷。通常建议母亲将双手同时放在一个乳房下,从下方交互按摩至乳头,然后将分泌的乳汁挤入容器中。
4、提早母乳喂养
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的预防措施。母亲应该尽早母乳喂养婴儿,最好的母乳喂养时间是在分娩后30分钟内。此时,母亲体内的乳汁含量相对较高,可以有效防止乳汁上升。同时,应注意喂食的次数和顺序。一般来说,建议每两到三小时喂食一次。如果奶水太多,你可以用吸奶器把它吸出来。这样,一两天后,奶水的增加就会减轻。
了解更多母婴知识,关注爱婴妈妈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