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就拿这个事儿来说,1宝宝2、3天大便一次,是便秘吗?
其实,这得分情况来看!我们再次科普下什么是便秘:
便秘是指排便频率减少,一周内大便次数少于2~3次,或者2~3天才大便1次,且大便干结,排便困难时称为便秘。
注意这里两个关键词,大便干结+排便困难。
所以,在看宝宝是否是便秘的时候,不仅要看宝宝排便的间隔时间,更要看大便的性状和宝宝的状态。
所以总的来说就是,只要宝宝大便不干、进食正常、生长也正常、排便时也不是很费力,仅仅是时间间隔的久点的话,并无大碍,不用过分紧张。
所以,当孩子出现此类情况,先不要急着下定义,仔细分析下情况。不需要给孩子喝果汁,更不要直接紧张兮兮的采取药物干预。如果实在担心,可以给孩子做大便检查。
对于婴儿,排便时间间隔长还可能是攒肚
宝宝满月之后,随着消化能力逐渐提高,对母乳已经能够充分地进行消化、吸收,因此,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就很少,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。所以,我们就会发现有的宝宝2、3天,甚至4、5天不排便的现象。
这其实大多情况下属于攒肚,是婴儿时期的正常发育现象。
常见于2-6个月的母乳喂养的宝宝,且此阶段,宝宝精神状态好,排便时也无痛苦的表现,大便为黄色软便,不干不硬,无硬结。
哪些情况是需要注意的呢?
准确来说,相对于关注宝宝每天的大便次数,更应关注的是宝宝大便的性状,这通常能更直观的说明一些问题:
■ 若大便有较多未消化食物颗粒,应考虑消化不良;
■ 若大便性状可但排便量多,与吸收不良有关;
■ 若含有脓血,多与细菌感染有关;
■ 若发热伴稀水便,可考虑病毒性胃肠炎;
■ 若排便费劲,排气多,大便稀,可能与乳糖不耐受有关。
■ 若大便干结,排便费劲,则考虑便秘。
了解更多母婴知识,关注爱婴妈妈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