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爱婴妈妈 > 母婴知识 > 月子百科 >

宝宝动作不协调、手脚比较笨?这些小游戏帮你轻松搞定

来源:爱婴妈妈 / 月子百科 / 2021-02-25 14:20

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?宝宝不爱让人触碰她们的身体,一洗澡或一做抚触就哭闹?动作不协调,走路爱摔跤、手脚比较笨拙等?说话吐字不清,都2岁了还不能说出完整的句子?
 
  如果你遇到过这样的孩子,且确认孩子没有任何疾病的症状,那么你就要注意了,这很可能是「感统失调」的结果,一定要提醒宝爸宝妈注意。
 
  感统是“感觉统合”简称,是指大脑和身体的视觉、听觉、味觉、嗅觉、触觉、前庭觉和本体觉等,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。
 
  如果感统发育失调,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就无法协调,无法及时地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。
 
  比如,不爱让人触碰身体,很有可能是触觉发展不良;
 
  动作不协调,走路爱摔跤、手脚笨拙,很能是本体感失调;
 
  吐字不清、语言表达能力差,很可能听觉发展失衡。
 
  而早期有意识的干预,能够训练宝宝的大脑和身体的协调性,避免孩子感统失调,同时也能体现出我们作为一名月嫂(育婴师)的专业性。
 
宝宝动作不协调、手脚比较笨?这些小游戏帮你轻松搞定
 
  今天分享的这8个小游戏,就能帮助训练宝宝的感觉统合能力,姐妹们平时可以多带着宝宝玩一玩。
 
  1、刷子脱敏
 
  训练目的:加强皮肤的接触刺激,减少触觉防御。
 
  玩法:家长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、手指等触觉防御性较少的部位,然后渐渐过渡到刷孩子的手心,再刷脚的部位,先刷脚趾、脚跟、然后渐渐过度到刷脚的中心部位。如果孩子抗拒,可每次只擦一下,反复地尝试,直至孩子习惯这种触觉刺激。
 
  2、神奇的口袋
 
  训练目的:使用触摸觉和视觉进行判断,刺激右脑发展。
 
  玩法:找一个漂亮的口袋,放进3-5样玩具或水果等,让宝宝摸一摸,问他摸到了什么,请他拿出来,看看对不对。
 
  大一点的孩子家长提供指令要拿什么东西,让孩子按指令找出来。
 
  3、贴五官
 
  训练目的:提升触觉敏感度、手眼的协调能力,增进辨识力。
 
  玩法:准备一张硬纸板,纸板上面有人的头形,可加上“头发”之类,使头形更为生动,制作好可贴的眉毛、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嘴。
 
  先让孩子认识一下自己的五官,要求能说出自己五官的名称,然后拿出准备好的五官图片让孩子辨认。
 
  家长可先示范贴,也可有意识地把五官位置贴错,让孩子分辨正确与否,同时请孩子把错的纠正过来。然后让孩子自己操作,爸爸妈妈加以指导。
 
  4、转椅游戏
 
  训练目的:调节中心与平衡能力。
 
  训练要求:让孩子坐在转椅内,家长在一旁旋转椅子,速度逐渐加快。
 
  难度设置:
 
  A:开始时为避免孩子紧张,可让其双手抓住椅子的扶手;
 
  B:孩子习惯后要求其两手自然放在腿上靠身体控制重心,并闭上眼睛。如果孩子不配合,可用布带将其双眼蒙住。
 
  5、尝尝酸甜苦辣咸
 
  训练目的:加强儿童味觉刺激。
 
  玩法:用筷子沾点醋或柠檬汁、糖、苦瓜汁、辣椒、盐等,给宝宝吃并告诉宝宝这些味道的名称如:辣的。
 
  味觉的训练越小的宝宝效果会越好,1岁内的孩子虽然不会表达,但是长期的输入,孩子的味觉会很灵敏。
 
  6、灌篮高手
 
  训练目的:刺激前庭系统,培养孩子专注力,训练大肌肉张力和动作企划能力。
 
  玩法:爸爸妈妈将双手抬起围成圆圈,让孩子将皮球投进父母双手围成的篮球筐,篮筐要比孩子的身高高一些。
 
  可以先让孩子离近一点,后面再慢慢的拉宽距离。
 
  7、猜猜看
 
  训练目的:增进听觉理解力和听觉记忆力。
 
  玩法:将不同材质的物品(绿豆、石子、纽扣等)装入不同的瓶子,把口封紧。让宝宝把眼睛闭上,摇动瓶子让孩子区辨各种不同声音,让宝宝猜一猜晃动的发出声音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。
 
  8、听指令做动作
 
  训练目标:提升听觉注意力和听觉辨别能力,提高听觉和动知觉统合的统合能力,提升学习能力。
 
  玩法:1-3岁的宝宝可以做一步或二步指令。
 
  一步指令,如:摸左耳朵,孩子的动作就是要摸左耳朵。
 
  二步指令,如:用右手捂住左耳朵,孩子的动作就是,找到自己的右手,再用它捂住左耳朵。
 
  好啦姐妹们,以上8个感统训练小游戏就分享完毕啦~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宝宝的需求,去玩相应的小游戏。
 
  了解更多母婴知识,关注爱婴妈妈微信公众号